內容簡介
茱迪.皮考特再造個人創作巔峰,交織神祕靈學、推理懸疑、生態保育及家庭情感的重量級作品。
我覺得媽媽沒死。她只是失蹤,和十年前的事件真相一起消失。
潔娜無時無刻都想找到媽媽,她細讀媽媽研究大象的筆記,試圖找出她失蹤的蛛絲馬跡,但始終一無所獲,直到意外發現媽媽皮夾的那刻,她知道一切有了希望。
她從懂事以來,就偷偷蒐集有關媽媽的資訊,她知道那樁庇護場裡大象踩死人的悲劇,媽媽那時昏迷不醒送醫後,旋即失蹤,爸爸也因此發狂進了精神療養院,三歲的她從此成了孤兒。
意外,警方的結案報告是這結論。
潔娜想問,
如果是意外,為什麼媽媽會拋下年幼的她和心愛的象群不告而別?
如果是意外,為什麼爸爸在事發後,毫不關心媽媽的去向?
現在,潔娜找上當初調查命案的警探韋喬,她相信,釐清命案真相是找到媽媽的關鍵第一步。
本書特色
★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排行榜冠軍作家茱迪.皮考特最新力作。
★2014年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編輯推薦年度百大最佳圖書。
★2014年Goodreads網站讀者票選年度小說第五名。
★讓人心頭微酸欣喜的情節,轉折出乎意料之外的精采結局。
作者簡介
譯者介紹
蘇瑩文
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,曾任職外國駐華機構及外商公司十餘年,現為英、法文自由譯者。譯有《當愛遠行》、《鄰人》、《魔鬼遊戲》、《凡妮莎的妻子》、《說故事的人》、《離別時刻》(以上皆由臺灣商務出版)、《再見,寶貝再見》、《沉默的十月》、《停屍間日誌》、《遺失的薩林魔法書》、《莎拉的鑰匙》、《怪盜紳士亞森.羅蘋》、《金髮毒物》、《種玫瑰的男人》等書。
各界推薦/推薦序
李偉文(牙醫師、作家、環保志工)
邱一新(旅行作家、媒體人)
高翊峰(小說家、FHM總編輯)
楊佳嫻(作家)
楊丞琳(歌手、演員)
劉梓潔(作家)
(依姓名筆劃排列)
媒體推薦
在這部少女尋母的動人作品中,作者巧妙結合了懸疑元素、超自然觀點,以及關於大象一些令人心碎的深刻見解。──《時人雜誌》
饒富趣味的精采情節。 ── US Weekly週刊
環環相扣的轉折和出人意表的結局,書中探索了有關哀悼的歷程,點出停滯不前所帶來的境遇。 ── Woman’s Day月刊
書中提供了與大象有關的知識,也進一步探討大象在面對死亡與哀悼情緒的外在表現,內容結合了人在面對失落的感傷,以及錯綜複雜的案件,結局更是精彩絕倫。 ──《書單》
描寫親情、友誼(和)失落,極富娛樂價值。──《華盛頓郵報》
確實讓人難以釋卷…… ──《圖書館雜誌》
藉由看似無關的大象行為,來探索哀悼、記憶和母性……和人類一樣複雜的大象,讓這段閱讀的旅程更值得懷念,也更有震撼力。──《出版人週刊》
內容試閱
奈薇和我都不知道莫拉什麼時候懷孕,於是我們只能猜測牠分娩的日期──而且我們都不同意對方的看法。我根據莫拉乳房腫脹的程度來判斷,覺得時間應該近了;但奈薇認定母象一定會在月圓時生產,也就是三個星期之後。
我每天早上都會像印第安人一樣把潔娜背在背上,出去探視莫拉。有一天,我發現牠後臀下方明顯鼓脹,連忙騎沙灘車到亞洲象棚,奈薇和湯瑪士正在討論其中一頭大象腳趾上的黴菌感染越來越嚴重。「莫拉要生了。」我上氣不接下氣地說。
湯瑪士的反應,和我之前告訴他我破水的時候一樣,興奮地跑來跑去。他用無線電呼叫葛瑞絲,要她過來帶潔娜回我們的小屋裡,讓其他人去非洲象活動區。「不必急,」奈薇仍然很堅持,「我從來沒聽過母象會在白天生產。大象一定是在晚上生,幼象的眼睛才能適應。」
如果莫拉真的拖到晚上才生,我知道那一定是狀況不對。牠的身體已經表現出所有分娩前的徵兆。「我覺得我們最多只剩半小時。」我說。
我看著湯瑪士輪流望向奈薇和我,接著他用無線電呼叫基東,說:「到非洲象棚碰面,盡量快。」我可以感覺到奈薇對我投來的目光,於是我轉開頭去。
六個小時過去了,我開始懷疑是否會順產。
這時,基東和奈薇已經去為幾頭亞洲象和赫斯特準備晚餐,馬上要去分送。我們面前是有頭即將生產的大象沒錯,但庇護場還有其他六頭大象要照顧。「我覺得你應該請獸醫過來,」我看著搖搖晃晃,疲憊不堪的莫拉,「事情不太對。」
湯瑪士沒有猶豫。「我先去看潔娜,然後馬上打電話。」他為難地看著我。「妳能留下來陪莫拉嗎?」
我點點頭,在圍籬的遠端坐了下來,收起雙膝靠向身子,看著莫拉受苦。我不想說出口,但我心裡想的是卡姬索──那頭我離開非洲前剛生下死胎的母象。我甚至不願意去想卡姬索,因為我迷信,擔心可能為莫拉的生產帶來厄運。
湯瑪士離開還不到五分鐘,莫拉便開始原地打轉,當牠後半身對著我的時候,我清楚看到羊膜從牠雙腿間往下滑。我掙扎地站起來,一方面想去找湯瑪士,但我也知道自己沒時間。我還沒反應過來,整團羊膜就隨著一股液體滑了出來,幼象裹著白色的膜掉在草地上。
如果莫拉有象群姊妹在身邊,牠們會告訴牠該怎麼做,鼓勵牠扯破羊膜,協助寶寶站起來。但是,莫拉身邊除了我沒別人。我圈起雙手靠在嘴邊,模仿象群遇到掠食者接近時會發出的呼救聲──我看過這種狀況。我希望這麼一喊,能嚇醒莫拉,讓牠採取行動。
我試了三次,莫拉最後才用鼻子撕開羊膜。儘管牠這麼做,但是我知道情況不對。莫拉弓著身子,雙眼和嘴角都往下垂,耳朵也平貼在身上。
牠的樣子就和卡姬索一樣,而卡姬索產下的是死胎。
莫拉想拉起沒有生命的小公象,用前腳推,但寶寶就是沒有動。牠又用鼻子捲住寶寶的身子想抬起幼象,但孩子滑了下去。牠用鼻子拉開胎盤,再次捲住幼象的屍體。莫拉還在流血,汩汩的血水沿著牠的後腿往下流,顏色和牠分泌的顳腺液一樣暗,但是牠繼續推拉完全沒有呼吸的幼象。
湯瑪士帶著基東回來的時候,我已經淚流滿面,莫拉站在兒子的屍體旁邊,像把大傘般遮蔭著死去的寶寶。
「我本來還寄望那頭小象的,」但湯瑪士喃喃地說:「牠說不定可以拯救庇護場。」
基東清了清喉嚨。「湯瑪士,這樣好嗎?我送你回小屋去,然後要葛瑞絲幫愛麗絲拿件毛衣過來。」
他們離開以後,我開始寫筆記,計算莫拉用鼻子摸了幾次幼象的脊椎,標註牠無精打采地拋開羊膜。我記錄下牠各種不同的聲音,從輕柔安撫的嘟嚷,到像是要喊小象回頭的呼吼,但是,這都是單方對話。(待續)凌晨三點我打起瞌睡,這個時候...